美食培訓培訓背后的真相:普通人靠它逆襲,現實卻讓人意外
導讀:玄子安在這里,今天我想撕開“美食培訓培訓”這個詞的外殼,聊點你在廣告里看不到、在朋友圈里也不敢想的現實。你是不是也刷到過“3個月成大廚”“學完保就業”這樣的宣傳?其實,站
玄子安在這里,今天我想撕開“美食培訓培訓”這個詞的外殼,聊點你在廣告里看不到、在朋友圈里也不敢想的現實。你是不是也刷到過“3個月成大廚”“學完保就業”這樣的宣傳?其實,站在我的視角,這條路既藏著機會,也有不少讓人措手不及的地方。 我從不是天賦異稟的廚藝高手,甚至連手切土豆絲都曾讓人笑話。但就是因為各種“逆襲”故事不斷誘惑我下場,我才是真正走進過美食培訓培訓班、嘗過酸甜苦辣的人。看完這篇,或許你會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。 “人生可以重來,哪怕只是一頓飯的時間。”這句雞湯說白了,就是押在美食培訓培訓身上的賭注。為什么它能讓那么多人愿意掏錢甚至辭職轉行?答案很簡單——誰不想成為下一個網紅大廚?誰不渴望通過一門手藝在城市里站穩腳跟? 現實是,有數據顯示,過去三年國內新開的美食培訓機構數量增長了接近40%(數據來源可查餐飲教育行業報告2023)。城市大街小巷,各種“XX烹飪學校”“某某美食坊”如雨后春筍。背后推力很強,有的來自餐飲行業的真實“用工荒”,更多則是大眾對“手藝人逆襲”的迷信——仿佛一紙結業證書,就是人生新篇章的敲門磚。 記得有個叫張嵐的同學,原本物業公司做前臺,后來在朋友圈曬出烹飪班的課程照。三個月后,她真地去了網紅餐廳當廚助,工資翻了一倍——但你知道她的艱辛嗎?沒人告訴她,凌晨備菜、十幾個小時高溫廚房、學徒期的“被忽視”,是這條路上的標配。這就是反差:光鮮的“逆襲”背后,其實有太多不為人知的現實。 說實在的,第一次按著老師的手法切菜,心里只有一個念頭——“能不能快點學成,看到工資到賬?”媒體一直在推送各種“從學徒到大廚只需半年”“畢業就能月入過萬”的故事。你點進去,發現幾乎沒有人說細節,只剩下煽情的“成功感言”。 真實的美食培訓培訓,其實有兩面——一邊是鼓舞人心的宣傳,另一邊是學會了技藝卻找不到好工作,或者被低薪困住的現實。據《中國餐飲就業報告》 2022,約60%的烹飪班畢業生在畢業一年內,實際月薪不過3500-5000元,而那些“明星大廚起薪過萬”的案例只占極少數。 更別說,培訓內容良莠不齊,名校熱門班要搶位,普通機構常常“老師一個月換兩批”。你以為所有課都像節目上那樣光鮮,其實更多的是重復、練習、再練習——沒有捷徑可走。當別人問我“值不值得學”,我的回答一直都是:“如果你只想靠它咸魚翻身,最好要先冷靜。” 我永遠記得第一次在校外實習,后廚里滿是油煙和燙手的鍋鏟,前臺人來人往——那一刻才明白,課程結束并不是終點。現實就是,不同的美食培訓培訓,幫你打開的門并不一樣。有的機構資源豐富,確實能推薦到知名餐廳實習,但大多數學員其實畢業后還是從底層干起。 餐飲行業的流動性很大。據獵聘和智聯招聘2023年的數據,初級廚師離職率高達45%以上。你得習慣節假日不放假,長時間站立,甚至因為疫情等突發情況影響經營——這些,都不是培訓班能提前告訴你的。 如果你真的熱愛烹飪,這條路依然有閃光點。新興的私房菜、短視頻美食號、線上烘焙教學,都是培訓畢業生的全新出路。有學姐靠美食短視頻,三年內積累百萬粉絲,并開設了自己的小店。這需要更多“復合能力”,僅僅會做菜,還遠遠不夠。 我曾對“網紅西點”“日式簡餐”類課程有過幻想,以為只要會做戚風蛋糕、壽司拼盤,工作就源源不斷。但市場的冷暖,遠比想象復雜。以西點班為例,報名火爆,實際就業甚至更卷。如今蛋糕店遍地都是,入行門檻并不高,反而讓工資和工作時間越來越996。 而那些看上去“冷門”的本地小吃、面點,卻因為更貼近社區生活,常常更容易找工作,也能培養穩定的客戶圈。一個在小縣城學川菜的同學,自學成才后,成了當地社區的“排隊王”,生意比一些高檔西餐廳還火。也許,“好就業”并不等同于“高大上”,本地生活類美食的需求,反而更加穩健。 說到底,美食培訓培訓這條路,我見過最讓人懊悔的,是“盲目跟風”。朋友圈曬學廚執照、某機構“包分配”的承諾、還有那些水分很大的“明星導師”,總有人被包裝的光鮮吸引,卻忽略了真正要面對的瑣碎與枯燥。 如果你真的打算進入這一行,我勸你:一定要實地試聽、問清畢業生真實就業率,把機構資質、師資力量、課程設置、就業承諾,一條一條問明白。甚至找在讀學員聊聊,學費和生活成本是不是“學成前的最后一擊”。我親測過,一些夸大承諾的班,最后形同“學費收割機”,根本不管你的未來。 這里我要很誠實地說一句:美食培訓培訓能幫你打下基礎,但真正能逆襲的,永遠是那些肯堅持、不斷練習,又愿意主動探索市場機會的人。你可以通過短視頻平臺、社區團購、直播帶貨,把自己的美食技能變現。也可以合伙創業,或者參加美食比賽拓展人脈。 最新數據顯示,2023年在小紅書等平臺,超5萬條以“烹飪培訓轉型”為話題的筆記,點贊數突破百萬。越來越多的“下海者”分享自己的嘗試成功,他們的共性是:培訓只是起點,后面的路,靠自己闖。 如果你對“美食培訓培訓”仍然抱有想象力,我不會勸你打消這個念頭,但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。熱情和努力是必須的,理智和規劃同樣重要。別盲信“速成”,也別被所謂的高薪承諾沖昏頭腦。只有腳踏實地、信息透明、不斷自我加碼的人,才能在這條路上,找到屬于自己的亮點。 玄子安,和你一起,把美食做成生活的勇氣,而不僅僅是招聘廣告里的美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