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飲小吃制作培訓班爆火背后的真相:月入2萬是陷阱還是真機會
導讀:在被“考證熱”席卷的當下,忽然間朋友圈、短視頻、街邊廣告全都跳出來一個熱詞——餐飲小吃制作培訓班。看著那些“學三天,輕松開店賺翻”、“0基礎,包教包會包就業”、“30天掌握10
在被“考證熱”席卷的當下,忽然間朋友圈、短視頻、街邊廣告全都跳出來一個熱詞——餐飲小吃制作培訓班。看著那些“學三天,輕松開店賺翻”、“0基礎,包教包會包就業”、“30天掌握10大網紅小吃”的廣告,我時常在想,這場火爆的背后,真的是造福普通人,還是另一個慢慢被揭開的謎團?就由我——“饞食研究員”李蘇澈,與擅市場洞察的美食評論編輯高逐春,和你聊聊這里面的門道。 李蘇澈: 很多人對小吃培訓最大的執念,其實是“低門檻高回報”。2025年,美團發布的《餐飲新業態發展白皮書》里提到,小吃類新店存活率已經跌破35%,平均壽命不到14個月。不論炸雞還是麻辣燙、網紅冰粉攤,開店初期確實可能人流如潮,但當熱度褪去、同行模仿、租金上漲……那個每月兩萬純利的夢,并不屬于每個畢業于“餐飲小吃制作培訓班”的學員。 高逐春: 我采訪過不少培訓機構的結業學員,有人真賺到了錢,也有人甚至連學費都沒撈回來。真正的贏家,都不是剛畢業就能復制爆款的那一批,而是懂得繼續迭代、沉下心打磨小吃品質和服務體驗的極少數。餐飲圈的入門門檻短暫而低,但能否持續獲利,卻受制于很多細節,遠遠不止“學會做”這么簡單。 高逐春: 你有沒有發現,餐飲小吃制作培訓班的課程內容越來越“潮”?從最早的煎餅果子、炸雞、奶茶,到現在流行的韓式熱狗、椰子雞米飯、手打檸檬茶,課程表變得花樣繁多。但所謂“全套秘方”、“師傅親授”,更多是吸引無經驗小白的宣傳。2025年某頭部職業教育平臺統計,近七成小吃培訓課程內容高度同質化,實踐操作少于30%。 李蘇澈: 我實地探訪過數家標榜“全日制”的小吃培訓班,發現其實很多課程只是短時間集中講解主料、幾種調味比重,然后大家輪流上手試試。真正決定味道差異的,往往是原料新鮮度、火候控制、甚至是地區口味差異。而這些,課堂真的可以100%還原嗎?我不太信。 高逐春: 還有所謂“就業推薦”、“保證開店成功”的承諾,基本都停留在宣傳層面。培訓機構收學費才是他們的主業,能否長期跟蹤學員創業效果,市場能否幫這些新手撐起一家店鋪,這才是真正的難題。 李蘇澈: 如果你正準備報名餐飲小吃制作培訓班,最值得警覺的不是“課程貴”,而是這三點: 虛高就業與創業承諾 2025年,消費者投訴協會通報,因“就業包分配”而產生的培訓糾紛同比上漲42%。許多機構在協議里寫“包就業”,實際只是推薦到同屬集團旗下的小吃攤,全職工資甚至低于當地平均線。所謂“包開店”,往往是推銷加盟配套的二次銷售。 教學內容水分重 有的課程實際內容遠低于宣傳,甚至“3天速成”本質上是半天理論+一天半看老師演示。要警惕課程表里塞滿了“營銷管理”“開店指導”而缺乏真正落地操作的小吃制作環節。 實操與原材料陷阱 不少“實操課”用的是便宜原材料,甚至部分用預制半成品替代,和真實市場操作環境差距極大。畢業后想用培訓班學到的方式開店,很可能一上手就會出大問題。 高逐春: 即使你已經交了學費、學成歸來,在決定開店前,務必認真思考這幾個關鍵點: 李蘇澈: 我不會一味否定餐飲小吃制作培訓班的意義。對于許多零基礎的人,它確實是進入餐飲世界的敲門磚。但千萬別把它神化成“暴富鑰匙”。現實更像是一道剛被掀開的門檻,你剛邁過來,才剛剛開始了解這條路的復雜與曲折。 高逐春: 機會依然在路上,只是餐飲小吃世界從來不養懶人、不等慢人。如果你愿意持續學習、調整心態,并且真正熱愛美食——餐飲小吃培訓班或許只是你勇敢人生的第一個起步臺階。真正的路,永遠要靠你自己走下去。 生活從來沒有完美劇本,每一個關于小吃的夢想都值得認真對待。只要你不迷信速成神話,踏實落地、勇敢前行,說不定,屬于你的美食傳說就會從這小小的培訓班,悄悄開始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