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鳳胎眼睛差距有多大
導讀:9月22號一早,我揣著相機往上海野生動物園跑——不為別的,就想看看那倆剛滿月的“熊貓小祖宗”。 大熊貓館門口的“成長時光墻”前圍了半圈人,照片里的倆崽崽從出生時通紅透明
-
目錄
- 1、龍鳳胎眼睛差距有多大
龍鳳胎眼睛差距有多大
9月22號一早,我揣著相機往上海野生動物園跑——不為別的,就想看看那倆剛滿月的“熊貓小祖宗”。
大熊貓館門口的“成長時光墻”前圍了半圈人,照片里的倆崽崽從出生時通紅透明的“小老鼠”,變成現在黑白毛分明的“小毛球”:原本粉嫩的皮膚被黑絨毛蓋得差不多了,“黑眼圈”已經初具規模,連耳朵都長成了圓滾滾的黑毛球——唯獨眼睛還閉得嚴嚴實實,像藏著份沒拆封的禮物,要等十天后才肯“解鎖”第一次看世界。
后臺保溫箱邊,“熊媽”芊金正窩著,倆崽崽擠在它懷里吃奶。我湊過去看,這媽當得夠熟練:左邊崽崽啃得太急,它就輕輕用爪子扶著娃的背;右邊崽崽扭了扭身子,它立馬調整坐姿,把娃往懷里帶了帶——誰能想到一個月前,它還是個叼崽崽都要抖三抖的“新手”?
“剛生完那周,芊金連喂奶都不會,我們守在旁邊比它還急。”保育員小張跟我嘮,“現在倒好,它自己會主動把娃往懷里攬,有時候我們想幫忙,它還瞪眼睛——跟護犢子的老母親一模一樣。”
倆崽崽現在體重都到1300克了,每天除了吃就是睡,偶爾伸個懶腰揮揮爪子,能把旁邊的保育員樂半天。“昨天凌晨三點,我給它們稱體重,左邊那只還翻了個身,差點從秤上滾下來。”小張笑著說,“你看這肉乎乎的樣兒,哪像剛滿月的?”
館外的“祝福林”掛滿了紅紙條,有小朋友歪歪扭扭寫“希望你們吃很多竹子”,有阿姨寫“平安長大”,還有個穿衛衣的小伙子,寫了張“等你睜眼,我帶火鍋來”——我湊過去笑:“兄弟,熊貓不吃火鍋。”他撓撓頭:“就是想沾沾國寶的喜氣。”
園方端來的喜餅喜蛋被一搶而空,有人咬著喜餅說“甜,跟這倆崽崽一樣甜”。我捏了個喜蛋,殼上印著倆熊貓崽的卡通像,心里忽然有點熱——這哪是給熊貓過滿月,分明是給所有人遞了顆“開心果”。
離開的時候,我再看了眼保溫箱里的倆崽崽。它們閉著眼睛,鼻子蹭著媽毛,陽光穿過玻璃,把它們的黑絨毛照得發亮。其實不用等它們睜眼,我已經看見最暖的畫面了:是芊金溫柔的爪子,是保育員記滿數據的筆記本,是游客們踮著腳貼紙條的背影。
這倆“小毛球”的滿月,不只是熊貓家族的喜事,更是一群人用愛攢出來的“小確幸”。等十天后它們第一次睜開眼睛看世界那天,我肯定再來——到時候,要給它們拍張“第一次看媽”的照片,說不定能上熱搜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