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伯宰的愛永遠拿的出手
導讀:追完《入青云》25集,估計不少觀眾和我一樣,對里面的男角色群像印象深刻——不是那種千篇一律的“完美男主”模板,而是每個都帶著點“沒磨平棱角”的真實感,尤其是紀伯宰和司徒嶺這
紀伯宰的愛永遠拿的出手
追完《入青云》25集,估計不少觀眾和我一樣,對里面的男角色群像印象深刻——不是那種千篇一律的“完美男主”模板,而是每個都帶著點“沒磨平棱角”的真實感,尤其是紀伯宰和司徒嶺這兩個“極端”,看完讓人忍不住想拉著朋友嘮兩句。
先說最圈粉的紀伯宰(侯明昊飾)。開局是“沉淵罪者”的落魄樣,臉臟得像剛從泥里滾出來,眼里全是復仇的狠勁兒,我還以為又是個“為仇癡狂”的反派預備役,結果越往后看越發現,這小子的“狠”里藏著股子“熱乎氣兒”:明明被昔日好友背叛過,卻還是愿意幫剛認識的言笑擋劍;明明有機會對曾經折磨過他的人下死手,卻笑著說“我要的是贖罪,不是償命”;連追明意都沒說過“我愛你”,而是在她被妖物圍攻時,直接用身體擋住致命一擊,事后抹著嘴角的血調侃“你比妖物還能折騰”。這種“不喊口號的擔當”,比那些“為你赴湯蹈火”的臺詞管用多了,難怪觀眾說“紀伯宰的愛不是甜言蜜語,是拿命砸出來的”。
再說說讓人“又憐又恨”的司徒嶺(余承恩飾)。本名晁元的他,從小活在哥哥晁羽的陰影里——哥哥搶他的靈果、踩他的靈脈,爹晁衡還教他“弱者就該被欺負”。直到遇見明意,這個姑娘是第一個對他說“你沒錯”的人,他的世界突然就亮了,可這份“亮”太燙人,燙得他失去了理智:為了明意,他殺了一直欺負他的哥哥晁羽;為了留住明意,他甚至差點對紀伯宰下死手。有場戲他抱著明意的衣角哭,眼睛紅得像兔子:“我什么都沒有了,只有你”,彈幕里全是“心疼”;可轉頭他舉劍對著紀伯宰時,又有人刷“這孩子走偏了”。這種“愛到極致的偏執”,沒有單純的“好”或“壞”,反而像一面鏡子——照出了那些“缺愛者”的恐慌:怕失去,所以拼命抓住,哪怕抓得滿手是血。
除了這倆,劇里的“小角色”也藏著驚喜。比如醫仙言笑(全伊倫飾),明明是個被師門邊緣化的“透明人”,卻為了保護沐天璣兄妹,委身反派沐齊柏當“細作”,每次看他對著沐齊柏賠笑,眼底的清明都讓人揪心;還有明意的從獸二十七(于垚飾),就是只貪吃的貓,平時總偷喝明意的茶,可在明意被妖物抓住時,它拼著魂飛魄散也要擋在前面,最后灰飛煙滅的鏡頭,我身邊追更的朋友都哭了,說“寧愿它一直貪吃下去”;就連最大的反派沐齊柏(胡耘豪飾),都“壞”得有點“真實”——打著“為極星淵好”的幌子搞事情,其實就是嫉妒哥哥沐源風的地位,最后自尋死路的結局,觀眾都說“爽到”,不是因為他壞,是因為他的“壞”沒有濾鏡,像極了現實里那些“見不得人好”的人。
這部劇能火,除了角色,服道化和打戲也沒拉垮。紀伯宰的戰衣上的龍紋是手工繡的,針腳里都藏著“沉淵罪者”的落魄感;司徒嶺的素衣總帶著點“被扯破”的痕跡,一看就知道他經常被欺負;打戲更是“拳拳到肉”,紀伯宰和沐齊柏的那場對決,沒有慢鏡頭堆砌,動作行云流水,我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“疼”。還有“黃粱夢是解藥”的設定,第一次在古裝劇里見,新鮮得很——原來解執念的不是仙丹,是“直面過去”的勇氣,這點小隱喻,倒給劇加了點“人間氣”。
其實看《入青云》的男角色群像,最打動我的是“不完美”。沒有“天選之子”的光環,沒有“反派必輸”的套路,有的是紀伯宰“帶傷的善良”,司徒嶺“偏執的愛”,言笑“忍辱的清醒”。就像我們身邊的人,有的帶著傷疤依然向前走,有的因為缺愛而走了彎路,但正是這些“不完美”,讓角色變得“活”了起來。
接下來的劇情據說要解鎖紀伯宰的“沉淵往事”,還有司徒嶺的“救贖線”——估計又要賺一波眼淚。畢竟,這種“有血有肉”的角色,才是最讓人放不下的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