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議冬天床單兩周換洗一次
導讀:每晚鉆進被窩前,你有沒有過這樣的“湊活時刻”?摸了摸床單——沒污漬、沒異味,于是順手把剛脫的毛衣扔上去,想著“再睡兩晚也沒事”。尤其是冬天,裹著厚被子,總覺得“不出汗=不
建議冬天床單兩周換洗一次
每晚鉆進被窩前,你有沒有過這樣的“湊活時刻”?摸了摸床單——沒污漬、沒異味,于是順手把剛脫的毛衣扔上去,想著“再睡兩晚也沒事”。尤其是冬天,裹著厚被子,總覺得“不出汗=不臟”,兩周換一次床單都嫌“麻煩”?
別再自欺欺人了!不是嚇唬你——你以為的“干凈床單”,其實早成了微生物的“狂歡場”。有研究數據擺在這里:一周不洗的床單,細菌數量能達到“億級”,要是南方梅雨季這種潮濕環境,還得翻番;就算你冬天“不出汗”,夜間人體仍會分泌200-300毫升汗液,剛好給真菌、塵螨“喂飯”。
臟床單里的“四大隱形住戶”,每一個都在“啃”你的身體你可能沒見過它們,但它們早把床單當成了“家”:
細菌:你白天摸過的門把手、手機上的大腸埃希菌,晚上蹭到床單上;皮膚表面的葡萄球菌、鏈球菌,靠你掉的死皮、沾的食物殘渣“繁殖”——一周不換的床單,細菌能攢夠“一個小型細菌庫”。
真菌:就算你沒腳癬,夜間的汗液也會讓床單保持“微潮”,紅色毛癬菌、念珠菌的孢子就等著這機會“發芽”;要是家里有足癬患者,腳碰過的床單,真菌能飄到枕套上,讓你頭皮癢得半夜抓頭,甚至脫發。
塵螨:這玩意兒肉眼看不見,但數得著——長期不換的床單,能養出幾萬到幾十萬只!它們吃你脫落的死皮,排泄物是強過敏原——80%的過敏性鼻炎、哮喘患者,一吸到就打噴嚏、喘不上氣,小孩老人更遭殃。
病毒:感冒時的飛沫、皮膚皰疹病毒,會通過咳嗽、接觸粘在床單上;雖然病毒活不久,但免疫力弱的人碰一下,可能就“中招”。
這些毛病,全是臟床單“搞的鬼”你以為“沒感覺”就是“沒事”?其實身體早發出警告了:
皮膚先遭殃:細菌刺激皮膚,會冒毛囊炎、 acne(痤瘡);真菌沾到身上,可能長體癬、股癬,枕套上的真菌還會讓頭皮越抓越癢,脫發變嚴重;塵螨排泄物更狠,直接誘發過敏性皮炎——紅疹子、瘙癢,濕疹患者能被“逼復發”。
呼吸道跟著報警:你翻身、鋪床時,塵螨排泄物、真菌孢子會飄到空氣里,吸進去就刺激呼吸道——過敏性鼻炎犯了,打噴嚏打個不停;哮喘患者可能突然氣喘,長期吸還會得慢性咽炎、支氣管炎,總覺得喉嚨干癢、咳嗽。
別再用這些借口“拖延癥”了!是不是還抱著這些“理由”不放?今天一次性拆穿:
“我每天洗澡,床單不用換!”——就算你洗得再干凈,夜間還是會分泌皮脂、汗液,這些東西滲進床單纖維,就是細菌的“營養餐”;而且你再怎么搓澡,也擋不住皮屑脫落,塵螨照樣“吃飽”。
“曬一曬就行,不用洗!”——紫外線只能殺表面的微生物,床單里的污垢(皮脂、皮屑)曬不掉,反而會“凝固”在纖維里,變成微生物的“基地”。
“冬天不出汗,不用常換!”——恰恰相反!冬天蓋厚被子,床單處于密閉、溫暖的環境,細菌在20-30℃繁殖最快;再加上你洗澡頻率降低,皮膚表面的細菌、死皮更多,床單其實“比夏天還臟”。
劃重點:冬天床單該怎么換?別慌,給你一份“懶人友好指南”,照著做就行:
頻率:健康人冬天兩周換一次床單、枕套,被單每月換;老人、小孩、孕婦、皮膚病/哮喘患者,一周一換;只要看到床單有污漬、聞著有異味,立刻換!
清洗:用55-65℃的熱水洗——這個溫度能殺大部分細菌、真菌、塵螨;有血漬、汗漬先泡10-15分鐘,再用溫水洗,別用高溫“焊”住污漬;選中性洗衣液,別用肥皂、洗衣粉(堿性強,傷纖維還洗不掉油脂)。
晾曬:別陰干!11點到15點的太陽最毒,表面溫度能到60-70℃,曬30分鐘就能殺深層塵螨——曬完的床單,抱著聞都有陽光的味道,比“香氛洗衣液”管用100倍。
其實說到底,換床單不是“麻煩”,是給健康“上保險”。畢竟,你每天花1/3時間躺的地方,比你想象中“臟得多”——別等皮膚癢了、咳嗽了才后悔,現在去摸一摸你的床單,是不是該換了?
(綜合健康北京、大眾健康雜志、央視新聞)